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为了弘扬科学家精神,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对科学家精神作出全面概括。该《意见》指出科学家精神包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进的育人精神!这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也将进一步鼓舞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早在1916年,老一辈科学家就总结了科学精神的5个特征:崇实、贵确、察微、慎断、存疑。这与当今科学家精神中的“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是统一的。老一辈科学家还总结了当时的中国学界有四大弊病:材料偏而不全,研究虚而不实,方法疏而不精,结论乱而不秩。这些问题在百余年后的今天依然存在。不严谨的科学、甚至是造假的“伪科学”像长鸣的警钟,需要科技工作者警惕。求实的榜样科学家有很多,比如袁隆平、钟南山、屠呦呦等伟大的科学家,他们取得的成就都是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他们都是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楷模。
我们身边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科学家很多,就不赘述了。今天我想从反面举一些例子,讲讲那些不遵守“求实精神”的伪科学家,敲一敲警钟,有时候反面教材更能引人深思。华为很牛,但是被芯片限制了发展,可见芯片的重要性。其实在本世纪初,我国的芯片产业也曾让国人引以为傲过,可惜最终却被证明是一场令人心碎的骗局,那就是2006年的“汉芯事件”。当年,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的陈进,从美国一家公司买来芯片,雇人将芯片表面的原有标志用砂纸磨掉,再加上自己的LOGO,“研制”成了“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汉芯一号”。借助“汉芯一号”,他获得一系列荣誉,还获得了大量的科研基金。伪科学终究会被识破,最终被人举报造假。造假被证实后,相关单位撤销陈进的各项职务和学术头衔,国家有关部委与其解除科研合同,并追缴各项费用。几年间,头顶光环的陈进,如流星般一闪而过又迅速坠入谷底。
中国亟待在高新科技领域有所突破,自主研发高性能芯片是我国科技界的一大梦想。陈进利用这种期盼,骗取了无数的资金和荣誉,使原本该给国人带来自豪感的“汉芯一号”,变成了一起让人瞠目结舌的重大科研造假事件,令人悲愤。类似事件还有韩国干细胞研究先驱、“克隆之父”黄禹锡承认造假,从“民族英雄”沦落为“国耻”。还有日本学术女神小保方晴子造假事件,被称为学术界2014年最轰动的一场血案。这些都是违背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的案例,这些事件对于国家和人民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伪科学可以将真正的创新推向死亡,所以近些年国家一方面在宣扬求真务实的科学家精神,一方面对学术造假进行坚决打击。我们作为科技工作者不能做违背科学家精神的事,要切实地向身边的榜样科学家学习,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兽医所党总支第一支部 赵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