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中央乡村振兴(兴化)基地产学研对接活动成功举办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近日,应千垛镇政府邀请,九三学社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基层委员会联合九三学社兴化直属小组,共赴社中央乡村振兴(兴化)基地所在地千垛镇开展产学研对接和科技服务工作,就该镇主导产业桃、樱桃、草莓、葡萄和水产生产,以及兴化垛田“双非遗”研学拓展,开展“点对点”的针对性服务。本次活动受到兴化市委统战部、千垛镇人民政府等部门的大力支持。

千垛镇副镇长王圣山主持活动,并对参加本次活动的九三学社社员和专家同志表示热烈欢迎。九三学社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基层委员会组织委员徐为民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来意和基层委员会科技赋能乡村发展的典型案例,并表示此次活动既是一次“产学研”有效碰撞,更是一次乡村产业实际需求与科技成果有效落地的双向奔赴。九三学社兴化直属小组组长朱健介绍了九三学社中央乡村振兴(兴化)基地建立以来的科技服务实效,并表示要充分发挥九三学社属地特色和长处,为千垛乃至兴化的乡村振兴汇聚人才优势、智力优势和建言献策优势。

千垛镇受邀来参加活动的果蔬种植、水产养殖大户和东罗村研学项目负责人,分别对樱桃坐果率低、草莓土壤连作障碍严重、口感番茄品种搭配、葡萄疏花疏果和采后冷藏技术、“四大家鱼”优质饵料投喂和行情趋势,以及垛田文化夏季研学营生源拓展等提问。来自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基层委员会的关玲同志(挂职第十六批江苏省科技镇长团泰州乡村振兴团/驻兴化团副团长)就果蔬等生产问题给出了逐一答复,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九三学社兴化直属小组成员孔繁彬就水产饵料投喂和养殖新趋势进行了细致地讲解,徐为民就水产等农产品高附加值加工技术进行了介绍,江苏省农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李宗芳就千垛“双非遗”研学工作的开展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性建议。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地方产业提质增效良性发展提供了切实的科技赋能,也是九三学社社员以社中央乡村振兴基地为载体,为地方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技术支撑的生动案例。